火锅
中国传统美食之一
火锅,古称“古董羹”。
引证释义
金属制成锅、炉合一的一种食具。炉置炭火,使锅汤常沸以熟菜肴,随煮随吃。亦指用火锅煮的菜肴。
老残游记》第十九回:“端上饭来,是一碗鱼……四个碟子,一个火锅,两壶酒。”
起源
关于火锅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战国时期即有火锅,史人以陶罐为锅。另一种说是火锅始于汉代,“斗”就是指火锅。西汉海昏侯墓文物中出土了火锅实物。可见火锅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魏书》也记载,三国时期用铜所制的火锅,人们使用火锅煮用来涮猪、牛、羊、鸡、鱼等各种肉食,但当时并不流行,后来随着烹调技术进一步的发展,各式的火锅也相继闪亮登场。到北宋时代,火锅的吃法在民间已十分常见,汴京开封的酒馆,冬天已有火锅应市。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食谱中,便有同友人吃火锅的介绍。元代,火锅流传到蒙古一带,到了明清时期,火锅不仅在民间流行,而且成了一道著名的“宫廷菜”,用料是山鸡等野味。
到了清朝末期民国初期,在全国已形成了几十种不同的火锅而且各具特色。日本室町时代,火锅从中国传入日本是在一三三八年。日本称火锅为“寿喜烧(すきやき)”又称“锄烧”。如今火锅还传到美国、法国、英国等国家。
发展趋势
火锅餐饮方便快捷的大众化特色被消费者接受和喜爱,尤其北方地区寒冷干燥的天气让火锅市场潜力很大,而且火锅种类的经营方式也不断创新,有以“麻、辣、烫”著称的重庆火锅是南派火锅,以涮羊肉为主要代表的北派火锅和新派火锅。
三国五熟釜,鸳鸯锅始祖
火锅的发展亦如同餐饮史的发展是渐进式的,完全是依据当时的器皿、社会的需求与原物料的发现引进,而加以变化的。
三国时代,魏文帝所提到的“五熟釜”,就是分有几格的锅,可以同时煮各种不同的食物,和现今的“鸳鸯锅”,可说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到了南北朝,“铜鼎”是最普遍的器皿,也就是现今的火锅。演变至唐朝,火锅又称为“暖锅”。
浪涌晴江雪,风翻晚照霞
在整个火锅历史的演变上,描写火锅最为传神的是南宋时代,在林洪所著的“山家清供”里所说的涮兔肉片。
在当时,林洪前往武夷山拜访隐士止止师,止止师住在武夷山九曲中之第六曲仙掌峰,当林洪快到山峰时,下起大雪,一只野兔飞奔于山岩中,因刚下雪岩石很滑,滚下石来,被林洪抓到,林洪想烤来吃,而问止止师会不会烧兔肉,止止师回答他说,我在山中吃兔子是这样的:在桌上放个生炭的小火炉,炉上架个汤锅,把兔肉切成薄片,用酒、酱、椒、桂做成调味汁,等汤开了夹着片在汤中涮熟,蘸着调味料吃。利用这样涮熟之吃法,林洪吃了觉得如此吃法甚为鲜美,且能在大雪纷飞之寒冬中,与三五好友围聚一堂谈笑风生,随性取食,非常愉快,因而为这样一种吃法取了个“拨霞供”的美名,取当时“浪涌晴江雪,风翻晚照霞”的美丽光景。这就是我们所吃的火锅。
器皿变化少,白铁锅普遍
到现今,火锅器皿上的变化并不大,新的容器除了锅宝采用耐高温透明玻璃,煮的时候可见食物的翻腾,吃的时候较不会有漏网之鱼外,铜锅、铁锅、砂锅等锅具,只是在制作上更为精致,多已使用几千年以上,而现用的最普遍的也最广泛的锅具为“不锈钢锅”,也就是俗称的“白铁锅”。
燃料变化快,如一日千里
虽然火锅器皿的变化不大,但是在燃料使用的进步却是一日千里,从柴火到木炭,从电炉、酒精到瓦斯、电磁炉,以木炭的使用历史最久,也最有风味,但也是最污染空气的一种方式。电磁炉虽然最干净也最方便,但风味较差,瓦斯最好控制火候的大小,方便、好用,不过却也较危险。 相对于燃料上的多变化,在调味沾料的演变却趋于保守、保密。
涮羊肉的蘸料千年不变,汕头沙头酱以独门配方为傲,其他豆腐乳、豆瓣酱也都是以老牌子为号召。另外,一些基本搭配的蘸料还有酱油、葱、蒜、蛋、麻油、辣椒等等,样式不少,如何同中求异,都赖各家的独门调配。
三大火锅类,原始自然味
一般而言,火锅基本上只有三大类别,第一种汤为淡味,而以涮生片为主,蘸料占重要角色,涮羊肉及广式打边炉最具代表,第二种是锅内的料已熟,如砂锅鱼头、羊肉炉等,炉火只是作为保温作用,并用来烫青菜。第三种是锅内的料全都熟透了,连青菜也无需再穿烫,炉火完全是用来保温的,和大锅菜无二样,如佛跳墙、复兴锅等大锅菜的方式。
趣闻
发展历史
明代文学家杨慎小时候随其父杨廷和,赴弘治皇帝在御花园设的酒宴。宴上有涮羊肉的火锅,火里烧着木炭,弘治皇帝借此得一上联,上联云:“炭黑火红灰似雪”,要众臣嘱对,大臣们顿时个个面面相觑。
此时,年少的杨慎悄悄地对父亲吟出下联:“谷黄米白饭如霜”。其父遂把儿子的对句念给皇上听,皇上龙颜大悦,当即赏御酒一杯。
现代
现代一些文化名流对火锅也情有独钟,名人胡适对故乡徽州火锅钟爱有加,在家宴请客人吃饭时,大多由其夫人精心烹制徽州火锅以招待客人。著名文学家梁实秋在一篇题为《胡适先生二三事》的回忆短文中,就描写了徽州火锅给他留下的深刻印象以及胡适对徽州火锅的偏爱之情。电影名导演谢添早年在重庆时,喜食重庆火锅,堪称是一个爱吃火锅的“老饕”。
最早的四川火锅应该是以牛毛肚、牛黄喉等牛下水为原料烹制而成的“毛肚麻辣火锅”。从清中期咸丰年间开始,在当时的四川能吃上大量而便宜牛的地方。
重庆火锅的具体起源有“船工说”“闹龙宫”“宰房街”等等不同说法。“船工说”,即长江上跑船的船工生火做饭注重祛湿驱寒,船上做饭条件简陋,炊具只是一个瓦罐,罐中盛汤,加入各种素菜和便宜的动物内脏,又添以花椒、海椒袪湿。这种食俗后来沿袭下来。“闹龙宫”就是把餐馆里的剩菜混在一起,加点佐料煮成一锅,在码头、贫民窟等地卖给穷人。“宰房街”起源说就是指,从清朝到民国时期重庆主城区唯一的宰牛场,就在南纪门靠近石板坡长江大桥桥头一带,俗称“宰房街”。那里有很多牛杂碎、牛毛肚等等边角料,被人偶然洗净烫了吃,发现异常美味,这样诞生了毛肚火锅。
类别
国内分类
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烹饪技艺的发展,火锅品种也异彩纷呈,各具特色,依燃料而分有木炭火锅、煤气火锅、电火锅、酒精火锅等;就质地而论有锡制火锅、铝制火锅、不锈钢火锅、搪瓷火锅等;按结构来说有连体式火锅、分体式火锅、鸳鸯式火锅等;按烹饪风格来说,有汤卤火锅、清炖火锅、水煮火锅等。
品种繁呈的火锅,为餐桌平添几分热闹的气氛。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国的火锅花色纷呈,千锅百味,著名的如广东的海鲜火锅,涮的是海鲜之类,配料十分讲究,最讲究味道鲜美和吃的情趣,食而不腻,味美无穷;苏杭一带的菊花火锅,火锅汤汁为鸡汤或肉汤,并辅以肉、鱼、鸡等薄生片与菊花一起涮着吃,清香爽神,风味独特;云南的滇味火锅,特点是火锅中一定要放云腿,食时配以香菇、鱼肉等生料,鲜嫩香辣,饶有风味;重庆的毛肚火锅,具有原料多样、卤汤浓鲜、麻辣醇香之特点。此外,北京的羊肉火锅、浙江的八生火锅、杭州的“三鲜火锅”、湖北的“野味火锅”、东北的“白肉火锅”、香港的“牛肉火锅”、上海的“什锦火锅”、山东的“羊汤火锅”等,也风味别具。重庆火锅从其渊源和历史上来说,分为两派,即纤夫拉船的水派火锅和马帮旱路的陆派火锅
按燃料区分有碳火、电、酒精等;按火锅结构区分有大锅、单人单锅(小火锅)。
按口味区分有几种汤底,鸳鸯火锅、半辣半鲜、全辣和全鲜、菌汤锅、番茄锅。
此外,还有按锅体制作材料分为铜火锅、不锈钢火锅、陶瓷火锅的,以及一些较独特的火锅。山东王可仲发明出一种火锅餐桌,中间由1大8小9只火锅座组成,每只火锅座又由电热盘、火锅汤盆、金属菜盘、锅盖等搭配而成。
当需要品尝火锅筵席时,该桌既能作为专门的各客火锅使用,也可以在中间摆放与火锅相配的各式菜点。如果盖上9个圆孔盖,即成为普通餐桌,并有保温菜肴的功能,只要将火锅汤盆内放上水,将菜肴放置在其上面,然后打开电热盘开关,就能使菜肴保持热乎乎状态,使菜肴口味鲜美。
国外分类
1.印度特色火锅
该国最为著名的火锅要首推“咖哩火锅”其所用佐料是本土的特产咖哩、番叶、椰子粉以及香料等,涮的东西有鱼头、草虾、鸡肉和牛肉等,锅底还为米粉浸汁,有尽吸原汁之雅趣。
2.朝鲜特色火锅
该国的特色火锅以“酸菜白膘”为标准,以木炭火电厂煮食,熬的汤为海参汤。酸菜用盐水浸泡,滤干腌泡而成,而所用的白膘肉即是五花肉煮熟切成片或是蒸过一遍后去除油腻,吃时再配以血肠、蛤蜊等,朝鲜特色火锅的这种吃法虽说比较原始,但吃起来却很十分的爽口,和东北的酸菜炖白肉相似。
3.泰国冰炭特色火锅
泰国地处热带,在曼谷气温常是摄氏33度上下,尤其在4~6月间,天气更是炎热,而街上常见有“火锅”店。大热的天,有许多人围着一个火炉吃“火锅”。只见一盘盘牛肉片、羊肉片、鱼蛋、鱼片、鱿鱼、豆腐、生菜、粉丝摆满台,人们蘸着很辛辣的辣酱大吃起来,吃得津津有味,并不感到燥热,这是空调冷气,使餐厅温度维持在10度下的原因。泰国人在比较正式的宴席中,喜用“火锅”,这是泰国人的爱好,一边吃“火锅”一边喝“冰茶”和冷饮小吃,说这是“冰炭结合”,并以此为口福,别有一番情趣。
4.瑞士奶酪火锅
在瑞士的诸多种特色火锅中,其奶锅先是将酪搬进锅里,待其煮成液体状后再加入一定数量的白酒和果酒,吃的时候要用长柄的叉子将一块法式的面包叉起来,放进锅中拿出来吃。这时的面包又热又香,吃起来特别的爽口宜人。就这样一边烧一边蘸一边吃,直到火锅中的液体奶酪快要烧干烧焦时为止。一些嗜食瑞士奶酪火锅成性的欧洲人,一次甚至可以吃上二三十块蘸有液体奶酪珠面包。
5.瑞士巧克力火锅
它的食用方法和奶酪火锅差不多,先将巧克力放入锅中煮成汁,再用长柄叉子叉着水果片,蘸着锅中的巧克力汁一片一片地吃,一直到火锅中巧克力汁蘸完为止。因为这种特色火锅在吃起来的时侯别具一番情趣,因而其在瑞士也颇受青年恋人们的喜爱。
6.意大利特色火锅
该国特色火锅的主要原料是牛肉片、火腿、猪排肉和虾仁等,配料有菠菜、洋葱以及黄油等。人们在吃火锅时,先将火锅烧热,然后再将菠菜和洋葱放入锅内煮一下,稍后再放火腿,鸡片和猪排肉等,待开始吃的时候再放入虾仁等海鲜产品,以保持火锅的鲜香味。
火锅文化
火锅不仅是美食,而且蕴含着饮食文化的内涵,为人们品尝倍添雅趣。吃火锅时,男女老少、亲朋好友围着热气腾腾的火锅,把臂共话,举箸大啖,温情荡漾,洋溢着热烈融洽的气氛,适合了家庭大团圆这一中国传统文化。
在东北,人们招待客人时,火锅里的菜摆放颇有规矩:前飞后走,左鱼右虾,四周轻撒菜花,即飞禽类肉放在火锅对炉口的前方,走兽类肉放于火锅后边,左边是鱼类,右边是虾类,各种菜丝稍许放一些,宛若“众星捧月”以示尊敬。若对待不速之客,则把两个特大肉丸子放在火锅前边,后边是走兽类肉,示意你离去。
在重庆,中国著名的“火锅之都”。吃火锅也有讲究,调料一般选用最基本的葱姜蒜和香油,这样才能吃出火锅的原汁原味。烫菜有规矩,先吃毛肚鸭肠一类的食材,烫法是:七上八下,这样烫出来的菜才最嫩。招待客人或是和朋友聚餐,一顿火锅再配上啤酒白酒,才最能符合重庆人火辣热情的性格。台湾多在大年初七这天吃火锅,火锅用料有七样是少不了的,即芹菜、蒜、葱、芫菜、韭菜、鱼、肉,这分别寓意:“勤快、会算、聪明、人缘好、长久幸福、有余、富足”。
火锅形态
中国的火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浙江等地曾出土5000多年前的与陶釜配套使用的小陶灶,可以很方便地移动,可以算是火锅初级形式。北京延庆龙庆峡山戎文化遗址中出土的春秋时期铜火锅,有加热过的痕迹。
奴隶社会后期,出现了一种小铜鼎,高不超过20厘米,口径15厘米左右。有的鼎与炉合二为一,即在鼎中铸有一个隔层,将鼎腹分为上下两部分,下层一个开口,可以送入炭火,四周镂空作通风的烟孔有的鼎腹较浅,鼎中间夹一炭盘,人们称这种类型的鼎为“温鼎”,它小巧便利,说是一种较好的火锅了。汉代出现一种称为“染炉”、“染杯”的小铜器,构造分为三部分:主体为炭炉;上面有盛食物的杯,容积一般为250至300毫升;下面有承接炭火的盘。可以推断这就是古代单人使用的小火锅。
唐宋时,火锅开始盛行,官府和名流家中设宴,多备火锅。在五代时,就出现过五格火锅,就是将火锅分成五格供客人涮用。那时的火锅又称暖锅,一种是铜制的,一种是陶制的,主要作用是煮肉食用。
到了清代,各种涮肉火锅已成为宫廷冬令佳肴。火锅是中国所特有的食用食品的方式,火锅的圆形设计,使就餐者集成一个圆圈,也在预示着中国人讲究团圆的传统习俗。嘉庆皇帝登基时,在盛大的宫廷宴席中,除山珍海味、水陆并陈外,特地用了1650只火锅宴请嘉宾,成为我国历史上最盛大的火锅宴。
火锅吃法
火锅的吃法不同于中餐菜,不是将已烹调好的菜肴端到桌子上就可以吃;而是把一些半成品菜品端到桌上,由自己亲手操作(烹饪),自烫自食;菜品的烫(煮)食火候,就掌握在食客的手中。因此,食客必须了解火锅的吃法,才能吃得好。
1.烫,在锅中烫熟。
其要决是:首先要区别各种用料,不是各种用料都是能烫食的。一般来说,质地嫩脆,顷刻即熟的用料涮:即将用料夹好适用于烫(涮)食,如鸭肠、腰片、肝片、豌豆苗、菠菜等;而质地稍密一些,顷刻不易熟的,要多烫一会儿,如毛肚、菌肝、牛肉片等;其次要观察汤卤变化,当汤卤滚沸、不断翻滚、并且汤卤上油脂充足时,烫食味美又可保温;再次,要控制火候,火候过头,食物则变老,火候不到,则是生的;第四,烫时必须夹稳食物,否则掉入锅中,则易煮老、煮化。
2.煮:即把用料投入汤中煮熟。
其要决是:首先要选择可煮的用料,如带鱼、肉丸、香菇等这些质地较紧密的,必须经过长时间加热才能食用的原料;其次,要掌握火候,有的煮久了要煮散、煮化。
3.吃火锅的经验应是先荤后素.
烫食时汤汁一定要滚开,要全部浸入汤汁中烫食;其次是喜欢麻辣味的,调节麻辣味,方法是:喜麻辣者,可从火锅边上油处烫食;反之则从中间沸腾处烫食;再次就是吃火锅时,必须配一杯茶,以开胃消食,解油去腻,换换口味,减轻麻辣之感。
4.火锅中放中药同煎
用中药石斛、元参、麦冬各10克,用纱布包好。放在火锅中同煮15-20分钟后,去纱布药包,即可食用。有滋阴降火生津作用,可防止吃火锅诱发的“上火”现象。
5.火锅中放些蔬菜或豆腐
蔬菜如菠菜、芹菜、油麦菜、青豆等。豆腐及其制品如老豆腐、百叶等。蔬菜中含大量维生素和叶绿素、豆腐中含有石膏成分,性都偏凉,均有清热泻火除烦等功效。可以防止吃火锅“上火”。
6.火锅中加入少许啤酒
在火锅中加入2匙啤酒,可使火锅汤汁醇香味美,因啤酒中富含多种营养素,不仅能均衡营养,而且是防止火锅“上火”妙法。
7.在品尝火锅后,吃些水果
吃火锅后,隔20-30分钟,吃些凉性水果,如梨、苹果、橙子等,可防“上火”,但不要吃发热的橘子。
注意事项
1.牛肝:牛肝忌与姨鱼一同食用;不宜与维生素C、抗凝血药物、左旋多巴、优降灵和苯乙肼等药物同食。
2.牛肉(瘦):牛肉不宜与板栗、田螺、红糖、韭菜、白酒、猪肉同食。
3.吃火锅多是涮肉,而肉类常感染弓形虫。羊群中弓形虫感染率约60%,猪约20%,牛为14%。弓形虫常隐匿在这类受感染的动物肌肉中,火锅的短时间加温并不能将其消灭,孕妇进食后,会导致流产、死胎或畸胎。
4.吃海鲜火锅不宜喝啤酒。
孕妇最好选择在家里吃火锅,这样不仅可以控制汤料的味道,尽量不是辣的或味道太过刺激的,而且也可以确保食物的卫生,当然孕妇少吃火锅对宝宝好。
5.火锅虽味美,但在吃火锅时要注意卫生,讲究科学。
一要注意选料新鲜,以免发生食物中毒。二要掌握好火候,食物若在锅里烧的时间过长,会导致营养成分损坏,并失去鲜味;若不等火候烧开就吃,又易引起消化道疾病。此外,应注意不要滚汤吃,否则易烫伤口腔和食道的黏膜。
特别注意
孕妇怀孕期间可能会出现呕吐反胃现象,因此胃部的消化能力自然降低。吃火锅时,准妈妈若胃口不佳,应减慢进食速度及减少进食分量,以免食后消化不了,引致不适。
用料
基本
这里说的用料,主要是指火锅主料、汤料、蘸料味碟,加热原料及一些小餐具、用具。
麻辣火锅的酱汁也叫油碟一般都是一碗麻油,是为了降温和去火,食用时不易上火。
火锅主料即成锅中涮煮的原料,按原料的性质可分为海鲜原料、河鲜原料、家禽原料、家畜原料、蔬果原料、原料制品等,凡是能用来制作菜肴的原料几乎都能作火锅主料。
火锅汤料即锅中的底汤,用得最多的是红汤汁,其次是白汤汁(包括酸菜汤)。红汤汁即辣味汤汁,用浓汤与辣椒、豆瓣、豆豉、醪糟汁、冰糖、精盐、黄酒、多种香料等熬制而成。白汤汁即用老母鸡、肥鸭、猪骨头、火腿肘子、猪瘦肉、葱、姜、酒等熬制的汤汁,一般与红汤汁配合使用,很少单独使用,即使用也常要蘸些调味料食用。
蘸料味碟是涮制火锅不可缺少的部分,常见的有麻油味碟、蒜泥味碟、椒油味碟、红油味碟、辣酱味碟、川琦蘸料碟、酱汁味碟、韭菜花味碟等。在火锅中涮烫的主料刚出锅时温度较高,若将刚从锅中捞出的主料在味碟中蘸一下,能使滚烫的原料降低温度,便不会烫伤口腔。
锅底制作
锅底是通过加热使调味品的各种特性充分发挥出来。
要调好火锅锅底的味,必须充分运用调味品受热时的脂溶性和水溶性,才能达到“五味和谐”。这就要求操作时正确掌握火候,投料先后次序和熬制时间,四五种味调合,比例恰当。
火锅调味品是各种调味品的有机组合,五味调和其中蕴有涵一个此消彼长的微妙关系,某种调味品过量,会掩盖其他调味品的风味,造成“喧宾夺主”。因此在进行火锅调味时各种调味品投放的比列要恰当。当然比例恰当是相对的,要掌握好咸与甜,麻与辣这两对在火锅味中占主导地位的内在矛盾关系,火锅锅底中,咸鲜是主要的,甜味是衬托主味,使锅底滋味醇厚绵长。
禁忌事项
经期火锅注意
经期饮食:冬季火锅是禁忌
冬季,火锅深受女性朋友们的爱戴,但女性经期生理情况比较特殊,应避免食用一些食物,否则容易造成身体的损害,火锅可以吃,注意不要吃辛辣,如麻辣火锅等。要清淡,否则易导致痛经、经血过多等症。
经期在饮食方面需要注意的几点:
(1)忌生冷,宜温热:祖国医学认为,血得热则行,得寒则滞。月经期如食生冷,一则伤脾胃碍消化,二则易损伤人体阳气,易生内寒,寒气凝滞,可使血运行不畅,造成经血过少,甚至痛经。即使在酷暑盛夏季节,月经期也不宜吃冰淇淋及其它冷饮。饮食以温热为宜有利于血运畅通。在冬季还可以适当吃些具有温补作用的食物,如牛肉、鸡肉、桂圆、枸杞子等。
(2)忌酸辣,宜清淡:月经期常可使人感到非常疲劳,消化功能减弱,食欲欠佳。为保持营养的需要,饮食应以新鲜为宜。新鲜食物不仅味道鲜美,易于吸收,而且营养破坏较少,污染也小。月经期的饮食在食物制作上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少吃或不吃油炸、酸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消化和辛辣刺激引起经血量过多。
(3)荤素搭配,防止缺铁:月经期进补含铁丰富和有利于消化吸收的食物是十分必要的。鱼类和各种动物肝、血、瘦肉、蛋黄等食物含铁丰富。生物活性高,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而大豆、菠菜中富含的植物中的铁,则不易被肠胃吸收。
秋季火锅禁忌
错误一:一热当三鲜
表现:热腾腾的火锅中的美味一夹起来便直往嘴里送,烫得舌头发麻额头发汗大呼过瘾,并美其名曰:“一热当三鲜”。
真实伤害:口腔、食道和胃黏膜一般只能耐受50℃的温度,太烫的食物,就会损伤黏膜,而火锅浓汤的温度可高达120℃,取出即吃的话,很易烫伤口 腔、舌部、食道以及胃的黏膜。一些本来就有复发性口疮的人,吃了火锅后容易上火,其口疮发生机会因此又多出好几倍,或者原有的口腔黏膜炎症出现加重症状。 如此反复,还会诱发食道癌变。最危险的是那些患有口腔黏膜白斑或扁平苔癣等癌前病变的人,火锅的高温和调料的刺激,都会使这些病情加重。
纠错:吃火锅千万不可心急,从火锅中取出的食物要量小,并等降温后入口为宜。应做到“宁舍三鲜,不要太烫”。
错误二:半生不熟最鲜美
表现:为追求鲜脆嫩滑的口感,食物在火锅里烫一下就吃。
真实伤害:这样的吃法除了造成消化不良外,潜藏于食物中的细菌、寄生虫卵会随食物吞入胃肠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据研究,三种严重的寄生虫病——旋毛虫、绦虫和囊虫都可能通过火锅传播。不洁的猪肉片和牛肉片里很可能含有这三类寄生虫。虽不能肯定羊肉里是否含有旋毛虫、绦虫和囊虫,但曾有报道有人因吃涮羊肉而得了旋毛虫病的事件。如果得了寄生虫病,就会浑身乏力,肌肉酸痛,身体浮肿,有时候脚踏地面都会有刺痛的感觉。纠错:吃火锅的时候一定要将肉切薄、多烫,涮猪肉片、牛肉片时,一定要涮熟再吃。同时,还要看肉片上有无白色、米粒状物质,如有,则可能是囊虫卵。
错误三:冷、热混吃求“中和”
表现:一口麻、辣、烫一口冰冻啤酒,这是许多人喜欢的火锅吃法,美其名曰“中和”。
真实伤害:忽冷忽热,对胃黏膜极为不利,极易造成胃肠疾病。
纠错:吃火锅时应尽量避免喝冷饮。
错误四:让辣来得更猛烈些吧
表现:一提起火锅,又麻又辣又烫的口味总成了首选,因为那被辣得大汗淋淋的感觉实在太过瘾了。
真实伤害:麻辣火锅对胃肠的杀伤力不难想像。火锅的辛辣味道最先刺激的是食道,接着迅速通过胃、小肠等,严重刺激胃肠壁黏膜,引起胃酸和胀气,除了容易引发食道炎、胃炎外,腹泻也在所难免。有便秘或痔疮“前科”的办公室一族,吃火锅更要嘴下留情。否则,痔疮患者容易因肛门四周经受刺激括约肌过度充血而复发,便秘患者会因此更加“添堵”。纠错:尽管每个人对辣的耐受度不同,但是为肠胃着想,医生认为,又麻又辣的火锅还是少吃为妙;切不可一下子吃得太多,并要尽量把调料调至微辣,少喝火锅辣汤。另外,吃完火锅后要多喝些开水或浓茶,以稀释辣汁,减轻对肠胃的刺激,这样胃肠都会舒服一些。一旦有什么不适,赶紧喝些清淡的饮品如稀米粥或牛奶保护肠胃壁。
错误五:火锅汤底营养好
表现:把涮完的火锅汤底当“营养汤”喝光。
真实伤害:火锅的汤大多采用猪、羊、牛油等高脂肪物质为底料,又多以辣椒、胡椒和花椒等为佐料,吃多了易导致高血脂、胆石症、十二指肠溃疡口腔溃疡、牙龈炎、痔疮等疾病。另外,火锅汤久沸不止、久涮不换,其中的成分会发生一些化学反应,产生有害物质。如:肉类、海鲜中所含卟啉物质多溶于汤中,汤中的高浓度卟啉,经肝脏代谢,会产生大量的硝酸,引起痛风,出现关节痛症状,严重时会损伤肾功能。
纠错:对于一次吃不完剩下的涮料和底汤,应倒掉。如果是放在铜火锅中过夜,更不要吃,不但有害健康,还可能引起铜氧化物急性中毒。
冬季火锅禁忌
1.麻辣火锅:过于辛辣的火锅会使脾胃消化功能失调,内生燥热湿邪,由此而诱发痔疮或使痔疮患者病症加重,出现便秘、便血、疼痛、痔核脱出等症。另外,辛辣刺激还会造成胃肠道急性炎症以及红斑、瘙痒、干燥、脱屑接触性皮炎症状,诱发牙龈肿痛、口角糜烂、嘴唇燥裂肿痛等不适症状。患有慢性咽炎、口腔炎、胃病、溃疡病、皮肤病、痔疮、肛裂和经常流鼻血、牙龈出血者以及属于“热体质”者、孕妇等忌食。
2.海鲜火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痛风患者等等,对海鲜过敏者忌食。
3.鱼头火锅:鱼头虽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但鱼头中富积血管,极易超量含有各种残留农药和有毒的化学物质,食用过多后,其中的有毒物质会经消化道吸收而引起中毒,出现头晕等症状,严重的“热体质”素有痰火、感冒初期、服用泻药、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急性鼻炎急性支气管炎、肝脏疾病及疮疖患者忌食。
4.粉丝火锅:
粉丝制作过程中加入0.5%左右的明矾液,其中含有较多的铝。大量食用粉丝,超量摄入过量的铝就会在大脑、肝、脾、肾、甲状腺等组织器官内蓄积。
时间一长就会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引起行为异常、智能障碍、运动震颤和反应迟钝等症状,并有可能加快人体衰老和诱发老年痴呆症。
5.羊肉火锅:羊肉是偏温热型的,“热体质”者及素有痰火者、感冒初期及服用泻药者、某些慢性疾病如肝炎等肝脏疾病都不适宜食用。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9 08:31
目录
概述
引证释义
起源
参考资料